陈卫国明白,一时半会儿说服不了韩志春,只能另想办法。
他走出铺子,环顾四周,修理铺附近有家小杂货店。
店主是个老大爷,正在门口吧嗒着旱烟。
陈卫国走了去,掏钱买了包好烟和两瓶水。
“大爷,歇着呢?”
陈卫国自然地搭话,掏出两颗烟递过去。
“大爷,点着?”
老大爷有些意外,但看到烟,没有拒绝,脸上露出笑容。
“哟,谢谢小伙子,你刚从那老倔驴的铺子里出来?”
他朝修理铺努努嘴。
“是啊。”
陈卫国顺势在店门口的小板凳上坐下,打开水喝了一口。
“我找韩师傅谈点事,想请他出山帮个忙,唉,韩师傅的手艺是没得说,可就是家里事多,脱不开身。”
他叹了口气,老大爷一听便明白了,将烟点上嘬了一口,话匣子便打开了。
“小伙子,你说这话没错,老韩虽然是个倔驴,但的确是个能人!”
“技术没得挑,省城国营厂厂出来的!就是这脾气不好。”
他咂了咂嘴,“不过说到底,他也是个苦命人,他老伴儿身体一直不好,常年病吃药。”
“儿子倒是有出息,在省城上大学呢,可这学费生活费,也是一大笔开销!老韩守着这铺子,赚点辛苦钱,也方便照顾老伴。”
陈卫国心中一动,连忙追问。
“大爷,那韩师傅技术这么好,就没想过找个更赚钱的活儿?比如回省城,或者去别的厂当技术顾问啥的?收入肯定比这强多了吧?”
“谁说不是呢!”
大爷吐了个烟圈,一脸惋惜。
“前两年,省城那边,好象还有个厂子,想请他去当啥顾问,待遇听说老好了!”
“可他不去啊,说是老伴儿离不了人。”
老大爷凑近了些,声音压低了些。
“我看这老伴儿也不是主要的,还是老韩这人太要强!”
“他当初是提前退休了,再回去,抹不开那个面儿,觉得丢份!再加之他老伴儿也确实需要人照看,他就更铁了心窝在这儿了。”
“你说他死脑筋不?守着这破铺子,挣那几个钱,够干啥?儿子学费,老伴儿药费,哪样不是钱?我看他就是放不下那张老脸!”
陈卫国心中了然,看来韩志春这倔,的确得想点法子才能治。
“谢谢您了大爷!”
陈卫国道了声谢,又打听一下了韩志春家住哪里。
胡同里第三户,院门虚掩着。
陈卫国站在门口,朝里面扫了一眼。
小院不大,但收拾得干净利落,晾衣绳上挂着几件洗得发白的旧衣服。
一个身形佝偻的妇人,正坐在院中的小凳上择菜,时不时轻咳几声,脸色带着病态的苍白。
这应该就是韩志春的老伴儿,韩大娘了。
陈卫国深吸一口气,脸上换上温和的笑容,轻轻敲了敲院门。
“大娘,您好。”
院内的妇人闻声抬起头,看清门口是个面生的年轻小伙子,放下了手里的东西,扶着膝盖慢慢站起身。
“小伙子,你找谁啊?”她的声音有些沙哑。
“大娘。”
陈卫国推开门走进小院,态度躬敬。
“我听人说,您爱人是位维修的老师傅,手艺特别好,想打听打听。”
韩大娘见陈卫国斯文有礼,不象是坏人,脸上的戒备松了些。
“哦,老韩在铺子里呢,前面巷口那家就是,你找他修东西?”
“是啊大娘。”
“韩师傅正忙着呢,我也不急,这院子收拾得真干净,您一个人在家呢?”
“是啊,老头子守着铺子,我也帮不上啥忙,就在家拾掇拾掇。”
韩大娘轻叹了口气,重新坐回小凳上,又开始择菜。
陈卫国也拉了旁边一个小马扎坐下,自然地伸出手,帮忙一起择菜,动作麻利。
“大娘,这菜真新鲜,自家种的?”
“恩,后院开了一小片地,种了点菜。”
韩大娘看着陈卫国熟练的动作,眼里多了丝好感。
“小伙子,你是哪儿的?听口音不象本地人。”
“大娘,我是榆树县的,在县里的食品厂工作。”
陈卫国一边择菜一边回答,语气真诚。
“我叫陈卫国,您就叫我小陈就行了。”
“哦,食品厂啊,那是个好单位。”
韩大娘点点头,随即又咳嗽了几声,脸色更白了些。
“大娘,您这咳嗽挺厉害啊,可得好好养着。”
陈卫国关切地看着她,“现在这天冷了,早晚温差大,最容易犯老毛病了。”
“唉,我气管不好,一到换季就犯。”
韩大娘摆摆手,“不碍事,一会儿吃了药就好了。”
陈卫国点点头,语气温和。
“家里就您和韩师傅?孩子们呢?能帮衬着点也好。”
提到孩子,韩大娘脸上终于露出点笑容。
“有个儿子,在省城念大学呢!”
陈卫国笑笑,“大学生啊,真不错。”
“韩师傅为了这个家,真不容易,我听说他是省城国营厂出来的老师傅,技术那是顶尖的。”
“大娘,您不知道,现在外面懂技术的老师傅可吃香了,工资待遇都可好了。”
韩大娘择菜的动作慢了下来,苦笑了一声。
“老韩早就退休了,年纪也大了,跟不上时代,哪有这好机会。”
陈卫国摆摆手,“大娘,你这话可就说错了,光说我们厂子,就想要韩师傅这样的技术人才。”
韩大娘怔了怔,这才抬起头,仔细打量了眼陈卫国。
“小伙子,你是说你们厂要老韩这样的老师傅?”
“当然了,就是韩师傅不愿意。”
陈卫国放下手里的菜,认真地看着韩大娘。
“大娘,我们厂里最近买了些新设备,是好东西,可就是没人会修,万一坏了就抓瞎。”
“厂里特别需要象韩师傅这样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老伙计去坐镇,不光修机器,还能带徒弟,把技术传下去。”
他顿了顿,观察着韩大娘的反应,继续诚恳地说道。
“我们厂长说了,只要韩师傅肯去,待遇绝对从优!”
“不仅工资比他现在挣得多,厂里还给安排住处,就在厂区附近,到时候也方便照顾您。”
“您想想,生活条件要是改善了,您以后看病吃药也不用愁了,儿子上学的压力,也能减轻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