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一人之下:从炼炁士卷成仙帝 > 42、茅山运棺(求追读)

42、茅山运棺(求追读)

江湖小栈是圈儿内有名的情报组织,主要从事酒楼、情报收集、跟踪找人等业务。

其掌柜刘渭,外号“须臾透满城”,以轻功卓绝和喜欢饮酒而着称,堪称在世楚留香。

让小栈帮忙找人,还是招摇显眼的白鸮梁挺,可以说手拿把掐

远离城门后,张景行从怀中掏出两张符纸,注入炁甩向半空,剑指凌空虚画,口中速念:

“速仰告应灵神借龙马,足踏青云,十里渡江尘,急急如律令敕!”

下一秒,符纸无风自动,在空中翻折变幻,转眼间化作两头白里泛黄的纸驴。

这是临别前张静清给他的符纸。

告诫他历练当以平凡姿态经历红尘百态,切不可事事偷懒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同时也要切记,要懂得变通。

要不是给了符纸,张景行真想吐槽张静清一句,这话都让您说了。

于慧中看着这一手以纸化马的神奇一幕,大眼睛瞪得溜圆。

心道龙虎山不愧是玄门第一山,唐门技艺跟这一手相比,土的掉渣。

“这就是道术吗?好神奇可为什么是驴?”

张景行道:“这你就不懂了吧,高头大马虽然跑的快,但不稳,太颠儿,耐力也不行,驴子底盘低,就没这些烦恼。”

于慧中又问:“可你这不是纸驴吗?也有耐力?”

“”

“少废话,上驴。”

张景行一跃而起,盘膝坐在纸驴背上,随后开始同时修炼金光咒和五雷正法。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修行苦,一刻不得闲。

于慧中撇了撇嘴,跨上纸驴,紧跟其后。

两人骑着纸驴一路嘚儿嘚儿驾驾,顺着官道一路前行。

路过一林中岔路时,于慧中突然轻疑了一声:

“茅山运棺?”

闻声,张景行抬眸望去。

就见不远处的空地上,四名身着青灰道袍的青年道士盘膝围坐一圈儿,似在休息。

而他们中央,有一架马车,车板上摆放着一尊看起来就十分沉重的“铜角金棺”,其上缠着由鸡血、朱砂、墨汁等物浸泡而成的墨斗网。

同时在这铜角金棺之上,盘坐着一位身着橙红色道袍,戴着眼镜的中年道士,好似某僵尸片中的四目道长。

他身后背着一刀一剑,刀是大砍刀,剑是桃木剑

张景行二人看到了他们,他们自然也看到了张景行。

同为道门中人,遇到了自然要打声招呼。

四目道长从铜角金棺上跃下,大步上前,行了个道家手礼。

“北传茅山,陈友,这位道友请了。”

茅山派系众多,除了民间法脉,主分为南北五派十二支,各派系之间的传承和法脉差异也比较大,有的甚至完全两个体系。

上清派属于南茅之首,也是最正统的派系之一,主修符录,注重清修,与龙虎山同为符录三山之一。

三十六贼之一,悟出八奇技“通天箓”的郑子布,便是上清派的弟子。

挺好个前途,交友不慎,导致误入歧途。

陈友口中的北传茅山并不是北茅山,两者没有太大瓜葛,不能混肴,北茅山主要为玄清,与上清相对,都属于道教圣地。

相传汉景帝时期,三茅真君“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最初在长江以北的三茅山修道拯民,也就是北茅山。

后来,他们又受请前往江南句曲山,也就是后来的南茅山,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

说到底,都是一脉相传,祖师都是一家。

而北传茅山准确的说是一种法术流派,以江西民间茅山术为主要法脉,据说也是历代茅山祖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正法。

其脉法术强调实用性,多以驱邪除祟、杀鬼服僵、消灾治病为主,不清修,主入世。

虽然北传茅山算不上什么正统,在圈儿里的名声远不及上清玄清,但要论民间声望,却是要高过前两者。

毕竟对于咱国家老百姓来说,你要帮不了我,解决不了我的问题,别说是道士了,就算是神,老子都不信你。

咱个老百姓,从不信无用之神。

张景行还了一礼。

“龙虎山,张景行。”

听到是龙虎山弟子,陈友肃然起敬,再次拱了拱手,道:“原来是名山子弟,怪不得如此精神,失敬失敬,久闻贵山乃正一祖庭,正法传承千年,今日得遇道友,幸甚至哉。”

“陈道友过奖了。”张景行略感尴尬,第一次被人这么捧,还有点不好意思。

其实陈友的言行可以理解,毕竟龙虎山为道门泰斗,而北传茅山连正统茅山都算不上,只是民间支派茅山。

虽不至于落到野茅山的地步,可面对龙虎山弟子,天然便矮上一头。

这就相当于二本院校的学生,遇到了清华北大的高材生,说话前都得寻思寻思,生怕让对方觉得自己是个土鳖。

“哎,道友谦虚,看道友的仙姿气度,定是贵山高徒。”

张景行被夸的有些尴尬,他哪儿有什么气度,之前总被说一身懒散气,更别提仙姿了。

他干咳了两声,略过这个话题,看向那被墨斗网罩住的铜角金棺。

“陈道友,你这是在运尸?为何要用墨斗网罩住?难道是”

“没错,正是僵尸,张道友好眼力。”

陈友叹了口气道:“里面装的是我派一位师兄,与邪祟斗法时客死异乡,我此行是要将师兄送回门冢里,入土为安。”

“僵尸?”

于慧中倒吸了一口凉气,疑惑道:“那为什么不烧掉呢,还带着它到处跑?这要是让它跑出来,多危险啊?”

人她杀过不少,僵尸还从未见过。

其实僵尸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说生前怨气过重或有强烈的愿望未了便能形成僵尸是极为浅薄的一面,只能说电影看多了。

众所周知,人由三魂七魄构成,根据《云笈七签》所述,三魂分别是胎光、爽灵、幽精。

“胎光”乃产生于天,有着太清阳和之气,是修道之人的长生之根本,“爽灵”归属五行,主掌人智慧心神,“幽静”则是主掌人的生殖色欲。

七魄则分为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控制着人体内的喜、怒、哀、惧、爱、恶、欲。

人一旦死后,三魂其一会被阴司鬼差、黑白无常勾去,先前往当地城隍庙销号,然后去往地府审判轮回,其二会留在坟边儿接受子孙跪拜,其三会归于祖宗祠庙接受香火供奉。

三魂属于阳,七魄属于阴,人死后,三花落尽,魂灯俱灭。

七魄失去三魂后,没有了阳气滋润,正常来说将逐渐失去凝聚力,土崩瓦解,回归于大地之中。

而一旦有邪气入侵尸体,新的阳气或阴气支撑七魄聚而不散,就会形成不会腐烂的尸体。

民间传说中,黑猫跳尸就是在给尸体注入活力。

但这也只是引起简单的尸变,打散七魄,砍掉脑袋,就可以轻松解决。

非得阴气极重,聚而不散的地方,比如背阴的山洞、沼泽旁、阴气郁结的古墓等。

这些俗称“养尸地”地方,导致阴气在尸体中不断积聚,最终打破生死界限,才能形成“不死不活”的异化状态,也就是僵尸。

阳尽,阴不散,阴阳失衡才是关键。

总之僵尸形成的条件极为苛刻。

得是死者非正常死亡,尸体未被及时妥善处理,恰好遇到阴气汇聚的养尸之所,再加之后续未被外界因素干扰,才能形成僵尸。

这也是外行很难见到僵尸的原因。

不是不存在,是圈儿外大众很难得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